通知公告
鲁大教字〔2025〕2号 关于启动2025版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的通知

2025-01-10 15:16:02

各学院:

培养方案是学校人才培养的纲领性文件,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体现着学校人才培养的改革思路与发展方向。为深化落实党和国家关于人才培养的总体要求,适应区域社会经济、学校办学特色和专业实际发展需求,现启动2025版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基本原则

(一)坚持立德树人,落实五育并举

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贯彻落实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总要求。坚持以德树人,全面加强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建设,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推进课程体系和教育教学创新,构建“三全育人”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坚持以智启人,深化学科专业内涵建设,以学校优势特色学科群建设为引领,优化学科专业结构,促进学科交叉融合,构建富有特色的学科专业体系;坚持以体育人,引导学生养成良好锻炼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构建服务师生身心健康的体育工作体系;坚持以美化人,有机整合相关学科的美育内容,推进课程教学、社会实践和校园文化建设深度融合,构建具有特色的美育工作体系;坚持以劳塑人,充分结合学生自身的业务水平和专业技能开展劳动教育,将劳动教育有机纳入专业教育、实践实训、第二课堂和创新创业教育等过程,构建体现时代特征的劳动教育体系。

(二)坚持标准引领,体现产出导向

建立持续改进的质量文化。对标《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以下简称《国标》)《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行)》《工程教育认证标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指标体系(试行)》等要求,积极吸纳在校生、毕业生、教师、行业专家、相关行政管理部门及用人单位深度参与培养方案修订工作。依据经济社会和产业领域的新发展、新要求,建立健全培养方案动态调整机制,不断改进课程体系、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

(三)推进四新建设,加强交叉融合

围绕学校发展定位和优势特色学科群,强化专业特色,深化新工科、新农科、新文科、新师范建设,加快传统专业转型升级、新兴专业争先进位,推进多学科专业交叉融合,深化专业内涵建设。聚焦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模式,探索“智能+”“外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鼓励围绕学科群设置课程群,开展跨院系、跨专业选课,加强复合型人才培养。发挥优势学科和热门专业吸引力,主动对接经济社会和行业企业发展需求,开设一批面向学生微职业微技能的特色微专业。

二、工作要求

高度重视,分工明确。各学院要成立院长任组长,分管教学副院长任副组长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领导小组,领导、统筹本学院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工作。各专业要成立以专业负责人为组长、由高级职称教师和骨干教师组成的工作小组,具体负责本专业培养方案的调研论证和制定工作。

(二)广泛调研,充分论证。各学院组织相关专业教师,采取实地走访、线上交流研讨、问卷调查等方式,对至少5 个标杆院校相同相近专业最新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调研,深入研究专业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体系、课程整合、学分分配情况以及人工智能、科教融汇、产教融合、学科交叉、本研贯通等方面的创新举措;走访至少5 个相关行业企业,调研行业发展的现状、趋势与人才需求情况。各专业要广泛向本领域专家、专业认证和审核评估专家、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行政部门、行业企业专家、用人单位、毕业生代表、在校生代表等征求意见,学习兄弟高校人才培养先进经验,了解毕业生需具备的能力和素养,形成调研报告。

三、进度安排

(一)2025年1月-2月:各学院开展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调研,形成调研分析报告(附件1)3月10日前以学院为单位,纸质版报送至教务处专业建设科218室,电子版发送至191401652@QQ.com

(二)2025年3月:教务处出台《鲁东大学关于修订2025版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

(三)2025年3-5月:各学院完成人才培养方案初稿,学校组织听取学院关于“培养方案”修订的工作汇报,汇报本次修订调研、论证过程、与上一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对比变化以及对照《鲁东大学关于修订2025版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要点修订情况

(四)2025年6月:学校组织专家论证各专业“培养方案”,提出修改意见,各专业根据反馈意见进行“培养方案”调整和完善,形成定稿;

(五)2025年7-8月:学院将培养方案录入系统,教务处组织完成2025版培养方案的排版和印制工作;

(六)2025年8-9月:各专业组织编制课程教学大纲,学校正式启用2025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联系人:李玫妍  联系电话:6672614



附件:

1.XX专业2025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调研报告

2.2025版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文件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