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鲁大教字〔2025〕20号 关于举办鲁东大学第十三届师范类学生从业技能大赛的通知

2025-03-05 16:36:42

各有关学院: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进一步推动我校师范类学生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坚持“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师范类专业认证理念,强化师范类学生教学基本素质和基本能力培养,夯实教学技能和实践教学能力基本功全面提升师范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就业竞争力,培育师德师风高尚、教学理念先进、教学技能扎实的优秀教师后备力量,根据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开展第十三届山东省师范类高校学生从业技能大赛的通知》(鲁教学函〔20255号)(见附件1)文件精神,学校决定举办鲁东大学第十三届师范类学生从业技能大赛。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大赛目的

适应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要求,服务我省基础教育改革发展需要,强化我校师范类学生从教基本技能教学与训练,全面提升师范生的教学技能、实践能力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推进我校教师教育持续健康发展。选拔推荐参加第十三届山东省师范类高校学生从业技能大赛选手。

二、领导小组

组长:向平

成员:张兴晓、亓朋、王建国、张杰

三、参赛对象

全校普通师范类专业2026届毕业生(不含已有工作单位的定向培养研究生)。

四、比赛分组

大赛分为学前、小学、初中、高中 4 个学段 28 个学科。其中,小学学段包括语文、数学、英语、音乐、体育、美术 6 个学科。初中学段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 9 个学科。高中学段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思想政治、历史、地理 9 个学科。初中、高中学段的音乐、体育、美术学科不单独设置,统一为中学学段。

五、比赛安排

(一)时间安排

1.院级初赛:3月22日前完成。

2.校级复赛:4月12日前完成具体时间和方案另行通知。

3.省级预赛:包括模拟上课网上评审和专业技能现场测试两部分,模拟上课仅面向学校确定的所有学科随机抽取选手,专业技能现场测试面向音乐、体育、美术学科的学校推荐选手和学校确定的随机抽取选手。

1)4月15日省教育厅公布各学段、各学科省级预赛题目;

2)4月25日前,学校将自行录制的模拟上课参赛视频通过“大赛平台”的“网评系统”提交;

3)5月2628日,音乐、体育、美术学科的学校推荐选手和学校确定的随机抽取选手在齐鲁师范学院参加专业技能现场测试。

4)5月30日公布入围省级决赛的随机抽取选手名单。

4.省级决赛:

7月16日9:30—10:00进行钢笔字考察,7月17日至19日进行随机题目模拟上课、答辩,7月20日举行闭幕式和现场供需见面活动。

(二)选手组成

本次学校比赛选手分为推荐选手和一专多能选手。

1.推荐选手。各学院根据学校额分配表(见附件2),择优推荐本院优秀选手参加校级复赛。每位推荐选手只能参加一个学段、一个学科的比赛。

2.“一专多能”选手。原则上,每个学院可择优推荐1名“一专多能”选手参加校级复赛,每名“一专多能”选手只能参加同一学段两个学科的比赛比赛成绩单独计算。音乐、体育、美术学科参赛选手不参加“一专多能”选手遴选。

3.推荐选手和“一专多能”选手不得兼报。

(三)大赛试题

我校比赛试题从山东省教育厅公布的训练题库(下载网址:http://gxjy.sdei.edu.cn/jnds2025.html)选取

与省赛形式一致,校赛为随机题目模拟上课和答辩,题目范围为学科题库前10题。

各参赛选手可以登录“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http://www.zxx.edu.cn)浏览相关版块,关注“山东就业创业导航”官方微信服务平台的“技能大赛往届视频”,观摩学习教育教学理念、从教基本技能等综合素质要求。

六、比赛环节

比赛分为三个环节,分别为随机题目模拟上课、答辩和钢笔字考察。

(一)随机题目模拟上课(准备时间 90 分钟,模拟上课时间10 分钟)。参赛选手从大赛题库中随机抽取模拟上课题目,使用候场室的教材(各学院提供无标记的)做参赛准备。根据抽取题目要求自行进行教学设计,自主选择一个“教学片段”或“环节”进行模拟上课。模拟上课须使用黑板板书辅助授课,不使用 PPT。学前学段的比赛同时需要选手重点展示声乐、器乐、绘画、舞蹈等基本技能。

)答辩(5分钟)。参赛选手同时抽取一个综合题、一个专业题,现场作答。答辩内容包括育人理念、师德师风、学生管理、新课标及专业教学相关内容。其中,各学段英语学科参赛选手应使用英语答辩。

)钢笔字考察(时间30分钟)。参赛选手使用自带钢笔(黑色墨水)或黑色签字笔以“楷体”抄写指定文本。不得使用翘头美工笔等特殊书写工具,不得做任何标记。

七、院级初赛

1.院级初赛由学院自行组织安排,可灵活选用线上或者线下比赛方式。初赛竞赛规则可以参照省赛制定,也可根据人才培养要求自行制定。学院要成立学院初赛工作领导小组,加强组织领导,制定切实可行的初赛方案,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原则,将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落到实处,确保院级初赛顺利完成。

2.学院要加大宣传力度,注重宣传效果,确保广大师生参赛的覆盖面、收益度和积极性,原则上所有2026年应届师范类毕业生均需参加学院初赛。学院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设立本院初赛奖项和数量,制定为初赛成绩优异学生颁发证书等激励政策。

3.院级初赛结束后,按照限额要求将参加校级复赛的推荐选手和“一专多能”选手信息报教务处。

八、校级复赛

1.学校复赛采用现场比赛方式。学段学科与学院初赛相同。采取由“学院选拔推荐+一专多能”的形式确定参赛选手。

2.评分规则:

音乐、体育、美术学科选手校级复赛成绩由三部分组成。总成绩=专业技能现场测试(由学院提供)×50%+随机题目模拟上课×40%+答辩×10%。

其他学科选手决赛成绩由两部分组成。总成绩=随机题目模拟上课×70%+答辩×30%。

3.每学段、每学科组设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学校为所有获奖选手颁发荣誉证书。比赛作为实践教学的一部分,选手无正当理由拒赛或随意弃赛的,本学期实习成绩不能评为优秀。

九、其他说明

1.省级决赛推荐选手和“一专多能”选手的确定。根据校级复赛情况,一等奖选手作为我校推荐选手参加省级决赛;“一专多能”组排名前两位选手获得参加省级决赛资格。

2.省级决赛随机抽取选手的确定。学校根据校级初赛情况,通过“山东省师范类高校学生从业技能大赛智慧平台”在规定时间内提交选手的参赛学段、学科信息。省教育厅从每学段、每学科学生中分别随机抽取10名选手反馈学校,由学校最终选定3名选手参加省级预赛,具体遴选安排另行通知。省教育厅在规定时间公布各学段、各学科的省级预赛题目,所有随机抽取参赛选手须于题目公布后10日内,录制不超过10分钟的模拟上课参赛视频(视频格式mp4、mkv文件大小不超过200M),并通过“山东省师范类高校学生从业技能大赛智慧平台”上的“网评系统”提交。专家对模拟上课参赛视频进行网上评审,择优确定各学段、各学科省级决赛入围选手。每名随机抽取选手只能参加一个学段、一个学科的比赛。省级决赛入围选手的遴选标准为参赛选手的能力和水平,不考虑不同学校之间人数的平衡。

3.音乐、体育、美术等学科预赛成绩由模拟上课成绩(占50%)和专业技能成绩(占50%)组成,省级预赛的专业技能现场测试成绩复用于省级决赛;其他学科预赛成绩为模拟上课成绩。

4.省教育厅将对本届省级决赛一等奖获奖者、优秀辅导教师分别给予一定数额的奖励,优秀辅导教师不重复获取奖励;对省级决赛获奖学生和教师,分别颁发证书;根据钢笔字考察评审标准对参赛选手的钢笔字书写进行评审,设定A、B、C三个等级。钢笔字考察评为C等级的不得评定为选手奖一等奖。

5.本次大赛中表现优秀的学生,同等条件下可优先推荐为省级优秀毕业生。获得大赛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的毕业生(不含公费师范毕业生),可享受各地市制定的教师招聘相应优惠政策。

十、上报要求

3月22日前,学院将初赛汇总表(附件3)电子稿以学院命名统一打包发送至隋群(QQ:814708474,纸质稿签字盖章后报2号办公楼213室。

联系人:隋群蔡天元,联系电话:60103716681293

附件:

1.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开展第十三届山东省师范类高校学生从业技能大赛的通知(鲁教学函〔20255)(含评分标准)

2.学校复赛推荐与“一专多能”名额

3.鲁东大学第十三届师范类学生从业技能大赛学院初赛汇总表

 

 

教务处

202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