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鲁大教字〔2025〕113号 关于组织开展2025年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申报工作的通知

2025-10-24 17:53:28

各学院:

根据山东省高等学校课程思政研究中心《关于开展2025年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普通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建设工作的通知》有关要求,我校决定开展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的校内遴选和推荐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要求

优先在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课程中遴选建设。

已获得教育部、山东省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的课程负责人及团队成员,不得再以课程负责人身份申报同一门课程(包括同名称课程或名称高度相似课程)。

二、推荐数量

学院推荐课程数量不限,学校将限额遴选6门优秀课程推荐参评2025年度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三、申报条件

1.课程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或专业考试计划,实施学分管理,并在申报截止日前至少经过两个教学周期(跨学期课程,至少开设两个学年或两个年度,其他课程至少开设两个学期)的建设和完善。

2.课程注重坚持守正创新,注重将课程建设目标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相统一,科学设计课程知识体系,传授具有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的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有效服务“四新”专业建设。

3.课程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注重价值塑造、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统一,能够结合所在学科专业、所属课程类型的育人要求和特点,深入挖掘课程自身蕴含的思政资源,并科学有机融入教学内容体系,体现思想性、时代性和专业特色,有效实现教书、育人相统一。

4.课程注重教学方法创新,科学设计课程目标和教案课件,教学内容、方法及实施过程遵循教学理念,体现先进性、针对性与创新性,教学目标达成度高,形成可供同类课程借鉴共享的经验、成果和模式。

5.课程考核方式和评价办法完善,育人效果显著,学生评教结果优秀,校内外同行专家评价良好,形成较高水平的课程思政展示成果,具有较强辐射推广价值。

6.课程积极推进数字思政建设,依托在线教学平台、智慧教学工具或数字化资源库等强化数字化应用,推动思政教育与数字化教学深度融合,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数字思政教学模式,实现优质资源的共享与辐射,提升课程育人实效与传播力。

7.课程可由一名教师讲授,也可由教学团队共同讲授。授课教师应为学校专任教师,政治立场坚定,师德师风良好。课程负责人原则上应具有高级职称,能够准确把握本课程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方向和重点,并融入课程教学全过程。课程教学团队人员结构合理,任务分工明确,集体教研制度完善且有效实施,经常性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教学研究和交流,课程思政建设整体水平高。课程负责人及团队其他主要成员总人数原则上不超过8人。

8.普通本科课程要坚持以本为本,聚焦专业特点和育人要求,适应新时代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推动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紧密融合。

四、工作安排

(一)教师申报

11月2日下午17:00前以学院为单位报送《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申报书》(附件1)和《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申报汇总表》(附件2)。

(二)校内遴选

11月3-7日,教务处组织校外专家评审,按照省厅限额申报的要求遴选出6门课程,并进行校内公示。

(三)申报指导

11月8-18日,教务处聘请专家对拟推荐的6门课程的申报材料进行指导和打磨。

(四)推荐申报

11月19日-20日,课程申报团队完成申报书和附件材料的填报,经教务处审核后提交省厅。

联系人:李玫妍            电话:6672614

邮箱:191401652@qq.com    地点:2号办公楼218室


 

附件:

1.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申报书

2.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申报汇总表

 

                 教务处

                                             2025年10月24日